連雅堂是一位著名詩人與文學家,博學貫通,他的著作等身,茲依初版出刊先後,逐一簡介概述如下:

  • 《台灣通史》
    1.台北「台灣通史社」原刊本,上、中冊於民國9年(1920)11月及12月出版,下冊於10年4月出版。
    2.重慶商務印書館本,二冊;民國35年1月出版。
    3.上海商務印書館本,二冊;民國36年3月出版。
    4.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中華叢書初版本,一冊;民國44年8月出版。
    5.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中華叢書初版本,二冊;民國44年8月出版,以平裝分訂二冊。
    6.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中華叢書初版本,二冊;民國47年5月二刷。
    7.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本,六冊;民國51年2月出版。
    8.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灣文獻叢書本,一冊;民國65年5月出版。
    9.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初版本,一冊;民國66年元月出版。
    10.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刊本,(上)(下)兩冊,90年4月出版。
    《台灣通史》是連雅堂一生最有名的著作,至今在華人地區至少刊印過10種以上的不同版本。
  • 《大陸詩草》
    本書為雅堂第一部詩集,也是他生前出版的唯一詩集;收錄他民國元年至三年間旅遊大陸詩作。書前有魏清德序及自序,以及林資修、趙鍾麒、黃欣等友人題詩。本書於大正10年6月,由台北「台灣通史社」出版。其後編入《劍花室詩集》。
  • 《台灣詩乘》
    雅堂自唐代施肩吾的〈詠澎湖嶼〉起到民初編次為止,歷代有關台灣史地風情之詩篇,或全首或一聯,予以錄介,雅堂自序:「詩則史也,史則詩也」,而「乘」者,即「史乘」也,為台灣重要文獻之一。有下列版本:
  1. 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本,二冊。卷上於民國39年7月出版,卷下於同年8月出版。附有〈連雅堂先生年表〉。
  2.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刊本,二冊;民國49年1月出版。
  3. 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雅堂叢刊本,一冊;民國64年6月出版。
  • 《劍花室詩集》
    本書由台北板橋林熊祥先生據著者原稿,按年編次為三部,即《大陸詩草》、《寧南詩草》及《劍花室詩集》。而《劍花室詩集》又析分為二:之一為雅堂青年期作品;之二為雅堂晚年期作品。外集則係連震東先生歷年蒐集編入者。其版本有二:
  1. 台北財團法人林公熊徴學田本,一冊,民國43年10月出版。
  2.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刊本,一冊,民國49年11月出版。
  3.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,《劍花室詩集(外集之二)》,民國81年3月出版。
    附帶值得一提的是雅堂先生也是一位嗜茶者品茗家,其著作中,有關台灣茶文化最著者有:(1)《台灣通史》〈農業志・茶〉(2)《劍花室詩集(外集之二)》〈茶詩〉(3)《台灣詩薈》〈茗談〉等,為台灣茶留下極珍貴之文獻。僅略摘錄〈茶詩〉經典詩句:山水之間見性靈,平生愛好是茶經。一杯風味勝醍醐,破得工夫來淪茗。新茶色淡舊茶濃,綠茗味清紅茗濃。何以武夷奇種好,春秋同挹慢亭峰。安溪競說鐵觀音,露葉疑傳紫竹林。一種清芬忘不得,參禪同證木犀心。瑞軒風景最清華,汨汨新泉湧水花。竹簞蘆簾詩味永,客來更興試奇茶。初秋曾到淡江邊,萬綠叢中哮嘒一蟬。邀得詩人洪逸雅〔洪以南,洪長庚父〕,旗槍相對試山泉。[1]
  • 《台灣語典》
    雅堂因有感於「日人嚴禁台語,青年負笈本土,歸忘台語;而士紳里吏竟不屑台語矣」,乃起而從事《台灣語典》研究。自謂:「台灣字語多沿自漳泉,此書不特保存台灣語,於鄉土文學亦不無少補也」。台灣語典完成於民國22年(1933),版本有以下三種:
    1. 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出版本,一冊,民國46年8月出版。
    2.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刊本,一冊,民國52年3月出版。
    3. 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再版本,一冊,民國62年4月出版。
  • 《雅言》
    本書為雅堂與台南「三六九小報」社同人座談之筆錄,有以下二種版本:
    1.台南「海東山房」初版本,一冊,民國47年8月出版;由黃典權先生等人共同校訂。
    2.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刊本,一冊,民國52年2月出版;有周憲文先生撰弁言(書前引言)。
  • 《雅堂文集》(含括《台灣詩薈》)
    本書為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叢刊本,凡4卷,2冊,民國53年12月出版。其中内涵《台灣詩薈》,乃雅堂先生於大正13年(1924)2月創刊雜誌,至14年10月,共刊行22期。《台灣詩薈》所刊錄詩作之主要詩人作者有連雅堂、洪棄生(繻)、林南強(資修)、林朝崧(癡仙)、林灌園(獻堂);胡南溟(殿鵬)、趙雲石(鍾麒)、黃金川;洪以南、謝雪漁(汝銓)、魏潤庵(清德)、林菽莊(爾嘉)、林薇閣(熊徵)、林熊祥等。
  • 《連雅堂先生集》
    民國60年10月,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印行台灣先賢集,以慶祝建國六十週年紀念,經慎重選刊二十一種,其第八冊即為本書。集中計收入《劍花室詩集》、《台灣詩乘》、《台灣詩薈》等。又僅摘錄《台灣詩薈》〈茗談〉精要詞句:台人品茶,與漳泉潮相同,蓋台多三州人。茗必武夷,武夷之茗,各以岩名。新茶清而無骨,舊茶濃而少芬,必新舊和拌,色味得宜,嗅之而香,啜之而甘,雖歷數時,芳留齒頰,方為上品。茶之芬香,出於自然,薫之以花,便失本色。紅茶過濃,綠茶太清,皆不及武夷之美。安溪之茶,曰鐵觀音,亦稱上品,然性較寒冷,若合夷茶泡之,可提其味。烏龍為北台名產,味極清芬,色又濃郁。品茶之時,既得佳茗,新泉活火,旋瀹旋啜,以盡色聲香味之蘊。煮茗之水,山泉最佳,聞淡水之泉,世界第三,余曾與林薇閣〔林熊徵〕洪逸雅品茗其地,泉出石中,毫無微垢,寒暑均度,裨益養生。煮茗最忌烟,故必用炭,而台以相思炭為佳。欲學品茗,先學煮泉。余性嗜茶而遠酒,以茶可養神,酒能亂性。飯後睡餘,非此不怡,大有上奏天帝庭,摘去酒星換茶星之慨,悠然幽遠,自非雅人,誰能領此。[2]

 

  • 《雅堂先生餘集》
    計收錄《大陸遊記》二卷(民元至民三遠遊大陸所記)及民國18年(1929)起陸續完成之《台灣贅譚》(詮釋考證談記台灣地方文物語言)及未完《讀墨十說》(〈墨子生世說〉、〈墨道救世說〉、〈墨學復興說〉、〈孔墨異同說〉、〈墨為學派說〉及〈諸家論墨說〉等十篇)與《中國文字學上之古代社會》(由中國文字成因推尋上古歷史社會生活)等四篇,合訂一冊。本書由雅堂孫媳連方瑀女士於民國62年6月28日(雅堂先生往生紀念日)編校完成。
  • 《雅堂先生集外集》
    此書為鄭喜夫先生所蒐獲《雅堂先生文集》之外各種作品編輯而成,由哲嗣連震東先生捐資印行,民國65年10月出版。[3]

[1]〈台灣詩薈〉月刊,第3號,134月;連雅堂,《台灣詩薈(上冊)》,端午詩社,665月,頁195 –198
[2]〈台灣詩薈〉月刊,第3號,134月;連雅堂,《台灣詩薈(上冊)》,端午詩社,665月,頁195 –198
[3]鄭喜夫,《連雅堂傳》,〈雅堂先生等身著作〉,台灣省文獻會,67年6月;連方瑀《雅堂先生餘集》序,《傳記文學》,23卷2期,62年8月;黄秀政,〈論連横的民族思想-以《台灣詩乘》與《台灣詩薈》為例〉,《台灣文獻》,50卷1期,88年3月;陳哲三〈連横先生與台灣史〉,《連雅堂先生相關論著選輯(下)》;曾迺碩,〈連横的生平思想與事業〉,(連氏的編著事業),《台灣文獻·》,28卷3期,66年9月。